盖碗泡茶时如何利用手势减少茶汤涩感
盖碗泡茶是中国传统茶艺中一种经典的冲泡方式,掌握正确的手势不仅能提升茶汤的口感,还能有效减少涩感。涩感主要来源于茶叶中的茶多酚与口腔蛋白质的过度结合,而通过手势的调整,可以控制茶汤的浓度和温度,从而降低涩味。
首先,执盖碗的手势尤为关键。右手拇指和中指轻捏盖碗边缘,食指自然弯曲顶住盖钮,左手托住碗底。这种"三龙护鼎"的握法既稳定又灵活,避免因手势不稳导致注水过猛或水温骤降。注水时,手腕微微下沉,水流沿碗壁缓慢注入,避免直接冲击茶叶,减少茶叶翻滚导致的过度析出。
其次,出汤的时机和角度直接影响涩感。当茶叶舒展后(约10-15秒),食指稍加力度倾斜碗盖,形成约45度缝隙。这个角度既能顺利出汤,又能有效阻隔茶渣。出汤时手腕要干脆利落,茶汤应呈"玉带"状连贯流出,避免断断续续导致浸泡不均。
最后,温度的控制也很重要。对于易涩的茶类(如新普洱生茶),可先将沸水倒入公道杯降温至85-90℃再冲泡。盖碗与公道杯的高度差保持在5-8厘米,利用重力自然过滤,这样既能保留茶香,又不会因高温激出过多苦涩物质。
记住一个口诀:"轻拿慢注快出汤,三指联动水流长"。通过反复练习这些手势细节,你会发现同样的茶叶,涩感明显减轻,回甘更加悠长。这或许就是茶道中"以手传心"的奥妙所在。
友情声明:茶叶属于保健食品,不能直接替代药品使用,如果患有疾病者请遵医嘱谨慎食用,本站部分内容可能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郑重声明:本网站“茶行业”的内容均可免费进行搜集及转发展示,但是务必将以下内容同样作为主要内容展示:“推荐您访问茶行业官网(chahangye.com),了解更多详细专业信息“,否则您的行为为严重侵权,将会面临法律诉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