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园周边非遗手工艺市集探访指南
漫步在郁郁葱葱的茶园间,除了沁人心脾的茶香,还有一处充满烟火气的角落不容错过——非遗手工艺市集。这里不仅承载着世代匠人的智慧结晶,更将茶文化与民间艺术完美融合,为茶园旅游增添别样韵味。
穿过青石板铺就的小径,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竹编艺人手指翻飞的身影。选用当年新竹劈成的篾丝,在老师傅手中化作精巧的茶篓、茶则,每道纹路都暗合"篾不藏头"的老规矩。有位穿着蓝布褂的老匠人边示范边念叨:"这六角眼编法最配茶器,透气不散香。"游客们不妨亲手体验"挑一压二"的基本技法,带走的不仅是器物,还有指尖残留的竹青气息。
转过挂着靛蓝染布的摊位,土布织机"咔嗒"声引人驻足。茶农后代阿婆正在织造一种特殊的"茶巾布",纬线里混着碾碎的陈茶末。"老祖宗传下来的方子,擦茶具越擦越亮堂。"她笑着展示布面上若隐若现的茶叶脉络纹样。旁边木架上晾晒的扎染方巾,用的正是茶园里常见的茜草、栀子作染料。
市集深处的老茶坊里,七旬非遗传承人正在演示濒危的"茶模雕刻"。选用油茶木阴干三年,循着木纹雕出普洱饼模的八宝纹。"刀要走圆势,就像泡茶的水流。"老人将新刻的茶模沾水试印,浮雕般的花纹在宣纸上清晰浮现。感兴趣的朋友可以预定刻有自己姓氏的私人茶模,体验从木胚到成型的全过程。
建议游客选在清明前后造访,此时正值"开茶节",市集会有难得一见的传统茶食制作展示。穿着芒鞋的师傅用木棰捶打芝麻糖,伴着"茶汤滚三滚,糖酥打九打"的民谣,将刚摘的茶芽蜜饯包入糯米皮中。不远处还有用茶籽壳烧制黑陶的窑口,烧出的茶罐会带独特的松烟香。
临行前别忘了在转角茶亭歇脚。点一盏用柴烧陶壶现煮的老茶,配上刚买的茶糕,看市集屋檐下摇晃的铜铃铛在夕阳中折射暖光——那铃铛本是古代茶马古道商队的驼铃,如今正轻声诉说着这片土地上的茶香记忆。
下一篇:茶园观鸟生态游与茶文化体验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