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鉴别:从茶汤悬浮物判断品质的3个秘诀
茶汤中的悬浮物,往往是茶叶品质的直观反映。许多老茶客在品茶时,会特意观察茶汤的清澈度与悬浮物状态,这背后其实藏着不少门道。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如何通过茶汤里的'小细节',一眼看穿茶叶的优劣。
秘诀一:看'茶毫'辨嫩度
冲泡绿茶或白茶时,茶汤中常漂浮着细密的绒毛,这叫'茶毫'。优质明前龙井的茶毫如初春柳絮,均匀悬浮;而低档茶要么茶毫稀疏,要么因过度炒制焦黄断裂。去年在西湖茶农家,老师傅教我对着光晃动茶杯:'好茶的毫是活的,会随着水流跳舞哩!'
秘诀二:观'沉淀'识工艺
普洱茶汤底的沉淀物最值得玩味。去年开仓检验一批熟普时,发现优质茶沉淀是均匀的'金花'(冠突散囊菌),而劣质茶则结块发黑。记住口诀:'云絮状是好客,泥沙感是过客'。特别要注意,有些不良商家会故意添加淀粉伪造'金花',用碘酒测试会变蓝。
秘诀三:察'油膜'判存储
老茶客都知道,陈年岩茶冷却后汤面会形成琥珀色油膜。前年在武夷山斗茶赛上,茶农陈叔拿出两种肉桂:正岩茶油膜如蝉翼透光,外山茶则漂浮白色蜡状物。'这是杀青时沾了机油!'他边说边用茶针挑起油膜,在宣纸上洇出淡黄油圈才是正宗。
小贴士:观察茶汤最好用白瓷杯,水温控制在90℃左右。某些新工艺茶(如冻顶乌龙)会故意保留碎叶营造'混沌美',这属于特殊工艺范畴。
友情声明:茶叶属于保健食品,不能直接替代药品使用,如果患有疾病者请遵医嘱谨慎食用,本站部分内容可能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郑重声明:本网站“茶行业”的内容均可免费进行搜集及转发展示,但是务必将以下内容同样作为主要内容展示:“推荐您访问茶行业官网(chahangye.com),了解更多详细专业信息“,否则您的行为为严重侵权,将会面临法律诉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