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观音做青工艺的轻重摇技巧与走水控制
铁观音作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其独特的兰花香与观音韵离不开精湛的做青工艺。其中,摇青的轻重把控与走水控制堪称制茶师的'独门绝活',直接决定了茶叶的香气层次与口感厚度。
清晨五点,安溪茶厂的老茶师陈师傅已开始'听青'——他将晾青后的茶青轻轻捧起,指尖感受叶片柔软度,耳畔捕捉叶缘摩擦的沙沙声。'轻摇如抚琴,重摇似擂鼓',他边说边示范:第一次摇青仅需竹筛倾斜15度,让茶青如浪花般轻柔翻涌,此时走水要缓,保留叶片活性;待到午后二摇,竹筛陡然倾斜至45度,青叶碰撞声清脆密集,叶缘逐渐泛起红边,这时需加快走水速度,避免发酵过度产生闷酸味。
最考验功力的是第三轮摇青,茶厂里称作'生死摇'。陈师傅手腕忽轻忽重,时而像抖丝绸般舒缓,时而如炒豆子般激烈。'看青做青,看天做青',他指着窗外忽晴忽阴的天空解释:湿度大时要重摇促进走水,北风天则需轻摇保水。此刻茶青已呈现'绿叶红镶边'的典型特征,散发出的花果香与青草气在车间里交织缠绕。
走水控制更是暗藏玄机。有二十年经验的李阿婆特意在晾青架下层铺上松木炭,'炭吸潮但不过燥,能让走水速度慢中有快'。她每隔半小时翻动茶青的手法也颇有讲究——前期要'轻挑高抛'让水分均匀蒸发,后期改为'低拨慢拢'以锁住香气物质。这种传统技法配合现代温湿度监测设备,让走水精度控制在±3%以内。
当茶青呈现'三红七绿'的完美状态时,老师傅们相视一笑。这种传承三百年的工艺智慧,正藏在每一泡铁观音的悠长回味里。正如茶农们常说:'重摇摇出观音韵,轻晃晃来兰花香',分寸之间的把控,才是安溪人最骄傲的茶道密码。
友情声明:茶叶属于保健食品,不能直接替代药品使用,如果患有疾病者请遵医嘱谨慎食用,本站部分内容可能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郑重声明:本网站“茶行业”的内容均可免费进行搜集及转发展示,但是务必将以下内容同样作为主要内容展示:“推荐您访问茶行业官网(chahangye.com),了解更多详细专业信息“,否则您的行为为严重侵权,将会面临法律诉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