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桐木关,薄雾如轻纱般笼罩着连绵起伏的茶山,阳光透过云层的缝隙洒下,将漫山的野生茶树染上一层金边。这里是世界红茶的发源地,每一寸土地都浸润着四百年的茶香传奇。
要想真正领略桐木关红茶山的野性魅力,建议从麻粟村古隘口启程。沿着青苔斑驳的石阶向上攀登,两旁腰粗的槠叶种古茶树盘根错节,茶树枝干上寄生着稀有的野生石斛,偶有红嘴蓝鹊从树冠掠过,惊落几片带着晨露的茶叶。
行至海拔1200米的挂墩区域,会遇见守护茶园三代的老茶农张伯。他总爱用布满茧子的手捻起一芽两叶讲解:‘瞧这叶背的金毫,只有吸足了云雾的野生茶才有这般灵气。’在他家夯土墙小院里,炭火煨着的陶壶正咕嘟作响,用山泉冲泡的野茶汤色琥珀透亮,入口那股野蜜香能顺着喉头直抵心尖。
继续往人迹罕至的黄连木方向深入,需要当地向导带路。穿过齐腰的芒草丛,突然豁然开朗——三十多棵明代遗留的菜茶母树赫然眼前,最大的一株树干需两人合抱。五月初来时,能赶上茶农架竹梯采青的盛景,他们唱着‘采茶莫采鳞叶多’的古调,竹篓里的茶青还沾着蜘蛛网。
下山时别错过桐木溪畔的百年青楼,木质萎凋槽里摊晾的茶叶正散发着青梅似的果香。若巧遇做茶时节,老师傅会演示传统的松木熏焙工艺,教你辨别正山小种特有的松烟香韵。傍晚坐在茶农家门前的晒坪上,就着土灶烧的熏鹅喝今年头春野茶,远处的茶山轮廓渐渐隐入暮色,方才明白何为‘武夷山水一杯收’。
探秘提示:野生茶园多毒蛇,需穿高帮胶鞋;4-5月采茶季最宜造访;想体验古法制茶需提前半月预约;麻粟至挂墩段手机常无信号,建议下载离线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