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入手一把心仪的紫砂壶,许多茶友都会纠结同一个问题:新壶使用前到底要不要煮?这个看似简单的步骤,背后却藏着紫砂壶养成的千年智慧。
笔者拜访宜兴紫砂匠人周师傅时,他正用竹刷细细清理刚出窑的壶坯。"现在市面上流传两种说法,"周师傅边用茶巾擦拭壶身边说,"有人说必须煮壶去火气,也有人觉得清水冲洗就行。其实关键要看壶的烧制工艺。"他拿起一把未泡养的朱泥壶,壶身在阳光下泛着含蓄的哑光,"像这种低温烧制的壶,就像刚蒸好的馒头,确实需要‘退火’。
具体操作有讲究:先将壶盖与壶身分开,用纯净水淹没壶体,文火慢煮20分钟。水将沸时投入一把粗老茶叶,茶香会顺着气孔沁入壶体。注意!朱泥壶要等水温60度再入锅,骤冷骤热容易惊裂。煮完后别急着用冷水冲,自然晾干的过程也是养壶的一部分。
不过现代电窑烧制的紫砂壶,温度能达到1180度以上,"周师傅敲了敲手边一把青灰泥壶,发出清越的金属声,"这种壶气孔结构已稳定,就像淬过火的宝剑,简单烫洗就能用。我建议新壶先泡三天清水,每天换水,去尽窑土味就好。
记得去年有位茶客,把家传的老段泥壶用沸水煮裂了。"周师傅摇头苦笑,"好壶要当孩子养,急不得。有些玩家喜欢用豆腐煮壶,说是能吸杂质,其实紫砂双气孔结构没那么娇气,反而可能堵塞毛孔。
现在看我这把用了十年的西施壶,"他注入沸水,壶身立刻泛起一层润光,"养壶如养玉,时间自会给出答案。初次使用重在‘醒壶’,就像唤醒沉睡的美人,温柔相待才能渐入佳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