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资深茶友,每年参加茶博会最头疼的就是如何在茫茫展位中找到真正值得关注的冷门好茶商。今天我就把自己多年总结的筛选技巧和避雷心得分享给大家,保证实用又接地气。
首先说筛选技巧。很多人一进场就被大品牌展位吸引,其实真正的好东西往往藏在角落。我习惯先看这几个地方:
- 产区联合展区:像云南临沧、福建武夷山这些地方政府的组团展位,里面的小茶厂往往藏着传了三代人的手艺
- 器具区边上的茶桌:有些老师傅不爱张扬,就坐在茶器展位旁边默默泡茶,一喝就知道功力
- 最后两排展位:这些位置租金便宜,反而容易找到坚持传统工艺的小作坊
再说几个避雷要点。看到以下特征的展商建议绕道:
- 张口闭口'大师手作'却拿不出具体传承谱系的
- 茶汤颜色艳丽得不正常的(特别是老茶)
- 过分强调'金融属性'、'投资价值'的
- 试喝时不停打断你感受、拼命推销的
去年在深圳茶博会就遇到个典型。某展位摆着'千年古树茶',价格标得老高。我多问了几句具体产区,对方就开始支支吾吾。后来在产区展区遇到个老师傅,他悄悄告诉我:'那家用的都是台地茶,就包装做得好。'这种教训太多了。
最后教大家个小技巧:带个保温杯装白开水。遇到可疑的茶,先用自己的水泡一次,很多香精茶、染色茶马上现原形。记住,好茶经得起反复冲泡,那些三泡就没味的,再好看的包装也别买。
希望大家都能在茶博会淘到真正的好茶,而不是交学费。下次见面,说不定我们就在某个不起眼的小展位偶遇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