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汤中的“蜜韵”,是众多茶友追求的至高境界。它似有若无,却又在舌尖缠绵,让人回味无穷。今天,我们有幸采访到国家级评茶师王明远先生,听他揭秘“蜜韵”背后的奥秘。
“很多人以为蜜韵是添加了蜂蜜,其实不然。”王老师轻啜一口老班章,缓缓道来,“真正的蜜韵是茶叶内质与工艺完美结合的产物。”他指着杯中金黄的茶汤,“你看这茶汤,像不像蜂蜜的色泽?这是茶叶中糖类物质、氨基酸与芳香物质在恰当发酵下形成的。”
一、蜜韵形成的三大关键
王老师伸出三根手指:“首先是原料,必须是树龄30年以上的大叶种,这样的茶叶内涵物质丰富;其次是工艺,萎凋要恰到好处,使叶片产生‘蜜香前体’;最后是仓储,经过3-5年自然转化,蜜韵才会渐渐显现。”
“记得2015年我在勐海收茶时,遇到一批特别的老树毛料。当时尝鲜茶只有淡淡花香,存放三年后再喝,竟出现了明显的龙眼蜜甜,这就是时光赋予的惊喜。”
二、品饮蜜韵的黄金法则
- 择器:建议使用白瓷盖碗,胎体薄的更能凸显茶汤层次
- 水温:95℃为宜,过高会破坏芳香物质,过低则无法激发蜜韵
- 时机:第三泡开始留意,此时茶叶完全舒展,蜜韵最显
采访间隙,王老师为我们现场演示了“啜饮法”:将茶汤吸入口中,在舌尖快速滚动。“这样能让茶汤与味蕾充分接触,蜜韵会从两颊慢慢泛开,最后在喉部形成回甘。”
临别时,王老师特别提醒:“现在市场上有用糖水熏制的假蜜韵,辨别很简单——真正的蜜韵入喉后甜感会转化,而假蜜韵会锁在喉咙发腻。”他笑着递来一张茶样,“带回去慢慢体会吧,记住,好茶是会说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