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馆里如何通过盖碗声响判断茶叶干燥度?行家技巧
走进茶馆,盖碗清脆的声响此起彼伏,懂茶的老饕们总能从这声音里听出门道。今天咱们就来聊聊,如何通过盖碗的声响判断茶叶的干燥度——这门连许多资深茶客都未必掌握的绝活儿。
先说说这盖碗的讲究。正宗川式盖碗三件套,茶船要稳,碗身要薄,盖子弧度得恰到好处。老茶师单手提盖轻叩碗沿,若是发出‘叮——’一声悠长清亮的金属颤音,八成是碰上含水量8%以下的极品蒙顶甘露。这声音就像古琴的泛音,尾韵能荡出三秒开外。
去年清明前在峨眉山茶农家见识过真功夫。老师傅捏起几粒新炒的竹叶青,往130℃的盖碗里一撒,顿时爆出‘噼啪’的跳珠声。‘听这动静,像不像炒瓜子?’他笑着揭开盖,碗底茶叶果然颗颗挺立,含水量正好卡在6%这个黄金线上。
不过要注意,不同茶类声响标准各异。武夷岩茶讲究‘蛤蟆背’,干燥到位的茶青撞上盖碗会发出闷闷的‘咚咚’声;而滇红要是发出类似揉纸团的沙沙响,说明萎凋时湿度没控好。最绝的是潮汕老茶客的‘三响辨茶’:头响听脆度,二响判匀度,三响定火功。
新手可以试试这个小窍门:取五克茶样放入冰过的盖碗,盖上盖子上下轻摇。含水量超标的茶叶会黏着碗壁滑落,声音像含着一口水;而达标的好茶会像小钢珠似的蹦跳,叮叮当当煞是好听。
最后提醒各位,这手艺得练。去年茶博会上见过用建窑天目盖碗试茶的行家,光听声就能报出‘信阳毛尖含水7.2%’,后来用专业仪器一测,误差不到0.5%。人家说了,这功夫是二十年喝了三吨茶练出来的耳朵。
友情声明:茶叶属于保健食品,不能直接替代药品使用,如果患有疾病者请遵医嘱谨慎食用,本站部分内容可能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郑重声明:本网站“茶行业”的内容均可免费进行搜集及转发展示,但是务必将以下内容同样作为主要内容展示:“推荐您访问茶行业官网(chahangye.com),了解更多详细专业信息“,否则您的行为为严重侵权,将会面临法律诉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