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牡丹茶饼压制成型过程与陈化效果观察
白牡丹茶饼作为白茶中的珍品,其制作工艺与陈化过程蕴含着独特的东方智慧。本文将带您走进福建福鼎的深山茶厂,一探传统白牡丹茶饼从压制到陈化的奥秘。
清晨五点,茶厂已弥漫着清甜的茶香。老师傅们正将去年春季采摘的一级白牡丹散茶进行最后筛选——只选取芽头肥壮、叶片肥嫩且带银毫的原料。‘这批茶青采自海拔800米的有机茶园,’制茶师老林轻捻茶叶说道,‘你看这白毫密布的程度,是制作茶饼的上等料。’
蒸汽房里,工人们将称量好的300g茶叶装入棉布茶袋。‘蒸汽温度要控制在98℃±2℃,’老林盯着压力表解释,‘时间精确到90秒,既要让茶叶软化到能成型,又不能破坏活性酶。’蒸好的茶叶被迅速倒入圆形钢模,老师傅用膝盖抵住模具,双手如蝴蝶穿花般将茶叶均匀铺开,这个动作他已重复三十余年。
压制成型是最见功夫的环节。老式石磨缓缓落下时,茶厂里只听见‘吱呀’的声响。‘25公斤压力保持3分钟,’老林擦拭着额头的汗珠,‘压力大了茶饼死实,小了容易散边。’刚出模的茶饼透着翡翠般的色泽,需静置12小时定型,再送入焙房用45℃文火慢烘36小时。
关于陈化效果,我们在武夷山茶叶研究所的恒温仓做了对比实验:2018年压制的一组茶饼,在温度22℃、湿度65%的环境下,每年取样检测。第三年时茶汤出现明显的蜜韵,五年后转化出枣香与药香。‘白牡丹的陈化就像人的修行,’老林轻抚着茶饼上的白毫,‘急不得,也慢不得,关键要让茶叶‘活’着呼吸。’
如今这批2020年压制的茶饼,已初见金边玉叶的品相。撬开一角,可见内外一口料,这是采用‘中心开花’压制法的特征。茶汤杏黄透亮,入口如绸缎滑过舌尖,这是时间赋予的温柔力量。
友情声明:茶叶属于保健食品,不能直接替代药品使用,如果患有疾病者请遵医嘱谨慎食用,本站部分内容可能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郑重声明:本网站“茶行业”的内容均可免费进行搜集及转发展示,但是务必将以下内容同样作为主要内容展示:“推荐您访问茶行业官网(chahangye.com),了解更多详细专业信息“,否则您的行为为严重侵权,将会面临法律诉讼。
下一篇:白牡丹茶毫香不散的关键冲泡细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