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螺春冷泡茶的正确做法与口感体验
夏日的午后,阳光透过纱窗洒在茶几上,我取出珍藏的明前碧螺春,准备尝试一种新潮的喝法——冷泡茶。这种源自台湾的冲泡方式,最近在江南茶友圈悄然走红,尤其适合碧螺春这样娇嫩的芽叶。
取5克碧螺春放入玻璃壶时,蜷曲的银毫在阳光下泛着珍珠般的光泽。我特意选用农夫山泉婴儿水,水温保持在4℃左右,这是老茶师张师傅传授的秘诀:“冷水要像对待新生儿般温柔,矿物质太多会压住茶韵”。注水时看着茶叶缓缓舒展,像极了苏州园林里晨露中的新竹抽芽。
放入冰箱冷藏的六小时里,我每隔两小时就忍不住打开柜门观察。不同于热水冲泡的即时效用,冷泡是个缓慢的浸润过程。茶叶中的氨基酸和芳香物质在低温中持续释放,而茶多酚和咖啡碱的析出量仅有热泡的三分之一。
终于等到品鉴时刻,琥珀色的茶汤倒入水晶杯中,杯壁立刻凝起细密的水珠。轻啜一口,惊觉这完全颠覆了我对碧螺春的认知——没有热泡时的鲜灵高香,取而代之的是幽幽的兰花香,夹杂着淡淡的海藻鲜味。最特别的是喉间萦绕的甘甜,像含着枚冰糖慢慢化开,这是冷泡独有的“回甘放大器”效应。
搭配茶点时,我发现了冷泡碧螺春的绝配:绍兴黄酒酿制的桂花糕。茶汤的冷冽与糕点的绵甜在口腔碰撞,竟激发出类似蜜渍青梅的复合风味。难怪苏州评弹名家王老先生常说:“冷泡碧螺春,是写给舌头的情诗。”
次日清晨,我尝试用冷泡茶汤煮粥。米粒将尽时倒入隔夜茶汤,撒上松仁和干贝丝,煮出来的茶粥泛着翡翠色,每一勺都带着晨露般的清鲜。这种吃法原是东山茶农的私房菜,现在已成我家的消暑秘方。
需要注意的是,冷泡虽好却不贪杯。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的实验数据显示,500ml冷泡茶约含60mg咖啡因,相当于半杯美式咖啡。脾胃虚寒者建议佐以两片九制陈皮,既能护胃又可增添柑橘类香气。
友情声明:茶叶属于保健食品,不能直接替代药品使用,如果患有疾病者请遵医嘱谨慎食用,本站部分内容可能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郑重声明:本网站“茶行业”的内容均可免费进行搜集及转发展示,但是务必将以下内容同样作为主要内容展示:“推荐您访问茶行业官网(chahangye.com),了解更多详细专业信息“,否则您的行为为严重侵权,将会面临法律诉讼。
上一篇:碧螺春的香气类型及如何品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