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过茶叶的砂润感判断产地真实性

2025-04-24分类:选购指南 阅读:983

在茶圈里,'砂润感'是老饕们鉴别岩茶、普洱茶核心产区的暗号。这种触觉体验像抚摸上好的紫砂壶表面——粗粝中带着油润,绝非普通茶叶能模仿。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讲讲怎么用这招看穿产地猫腻。

先说武夷正岩茶,真正牛栏坑的肉桂,砂感就像含着细碎水晶。第一泡下去,茶汤还没入喉,食指摩挲杯壁就能感到细微颗粒感。等三泡过后,砂粒感化成蜜蜡般的油润,这才是'岩骨花香'的底子。去年有茶商拿外山茶冒充马头岩,老茶客一摸杯底就笑了——那砂感跟粗陶似的扎手,哪会有正岩茶'砂中带绵'的筋骨。

普洱更是明显。真正勐海古树茶的砂润感,像婴儿脸颊蹭过丝绸。我曾在茶城见过所谓'老班章',冲泡后叶底砂感剌手,明显是台地茶混拼。记住口诀:古树砂润似绒,台地砂糙如锉。尤其陈年普洱,砂感应随年份从锐利转向醇厚,要是十年老茶还有扎嘴感,八成是年份造假。

实操时得配合'三摸法':一摸干茶,正品岩茶条索有细微硌手感;二摸盖碗,真普洱出汤后碗底会留下绸缎触感;三摸叶底,核心产区茶叶舒展后依然有弹性,就像捏泡发的辽参。去年帮茶友鉴定'牛肉',就是靠叶底砂润度不够,揪出拼配了黄观音的货色。

最后提醒,别被茶商'砂感越重越好'的话术忽悠。梅占品种天生砂感弱,但品质丝毫不差。关键要看砂感转化——正品三泡后粗粝转油润,仿品只会越泡越涩。这就像识人,初识的锋芒不重要,久处的温润才是真章。

友情声明:茶叶属于保健食品,不能直接替代药品使用,如果患有疾病者请遵医嘱谨慎食用,本站部分内容可能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上一篇:茶叶选购时如何通过茶汤滑顺感判断品质等级

下一篇:茶叶选购时如何通过茶汤甜度判断产地海拔高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