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大叶青与云南晒青的口感差异及冲泡要点
广东大叶青与云南晒青作为中国两大特色茶类,虽同属大叶种,却因工艺与风土的差异,呈现出截然不同的风味体验。老茶客常言:"大叶青如岭南佳人,晒青似滇南侠士",一语道破二者神韵。
先说这广东大叶青,其独特之处在于"焖堆"工艺。去年清明在潮州茶厂亲眼所见:杀青后的茶青要在竹篓里闷足12小时,待叶缘泛起橙红才进行揉捻。这般工序使得茶汤带着熟果蜜香,初尝似荔枝干的甜润,三泡后竟渗出槟榔花的清冽。最妙是那茶汤质感,稠滑如燕窝羹,杯壁挂金圈,当地人称之为"鳄梨浆"。
反观云南晒青,去年深秋在勐海茶山见识了传统制法。晨采的鲜叶摊在篾笆上晒足日光,叶片边缘会自然卷曲如鹰嘴。这般茶冲泡时总有意外之喜——首泡青草香凛冽似初春松针,五泡后竟转为野生菌的浑厚。尤其古树晒青,茶气如野马脱缰,饮罢后背微微发汗,茶友戏称"普洱茶里的伏特加"。
冲泡讲究更见差异:大叶青宜用薄胎白瓷壶,水温85℃为佳,注水时沿杯壁慢旋,如同潮汕工夫茶的"关公巡城"。曾见老师傅用砂铫煮山泉,每泡间隔必用茶巾焐壶,说是让茶"回魂"。而晒青则要紫砂伺候,沸水直冲茶块,头三泡坐杯10秒唤醒茶性。在版纳茶农家学得秘诀:雨天冲泡需追加5秒,因湿度会影响茶叶舒展。
藏茶之道亦有门道。大叶青最好存于锡罐,隔月取些潮州老陈皮同贮,三年后冲泡竟有陈皮丹的韵致。晒青却要牛皮纸袋加笋壳,置于略有通风的陶缸,每遇回南天需焙笼文火去潮。去年开了一饼2015年的勐库晒青,茶汤里跃动着野生蜂蜜的活泼,与初藏时的刚猛判若两茶。
茶席间常有新茶友问孰优孰劣,其实正如广式白切鸡与云南汽锅鸡,本无高下之分。大叶青胜在工艺精细,如工笔画般层层渲染;晒青贵在天成野韵,似泼墨山水恣意挥洒。择茶如择友,爱鲜爽甘醇者可近大叶青,慕雄浑沧桑者当亲晒青。
友情声明:茶叶属于保健食品,不能直接替代药品使用,如果患有疾病者请遵医嘱谨慎食用,本站部分内容可能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郑重声明:本网站“茶行业”的内容均可免费进行搜集及转发展示,但是务必将以下内容同样作为主要内容展示:“推荐您访问茶行业官网(chahangye.com),了解更多详细专业信息“,否则您的行为为严重侵权,将会面临法律诉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