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人专访:解密茶汤“喉底韵”的感知训练与品鉴诀窍
茶汤的"喉底韵",是资深茶人常挂在嘴边的专业术语,也是许多茶友品茗时苦苦追寻的玄妙体验。今天我们邀请到国家级评茶师陈明生老师,听他讲述如何通过系统训练感知这一藏在茶汤深处的精微奥秘。
"喉底韵不是简单的回甘。"陈老师端起一盏老班章,琥珀色的茶汤在杯中微微晃动,"它是一种从咽喉底部向上反哺的立体感受,像古琴的余韵,又像山谷里的回声。"他分享道,初学者可先从岩茶肉桂入手,其鲜明的桂皮香与辛辣感能清晰勾勒出喉韵的轮廓。
关于训练方法,陈老师特别强调"三杯法":第一杯含住茶汤5秒,让口腔建立记忆;第二杯重点感受茶汤滑过舌面的质感;第三杯吞咽后闭口用鼻腔呼气,此时喉头涌动的花果香便是喉韵雏形。"勐海茶区的老茶客有个绝活——咽下茶汤后轻哼旋律,振动能放大喉韵的层次感。"
在品鉴技巧方面,陈老师提醒注意三个关键节点:茶汤刚咽下时的瞬时触感,间隔3秒后的返香强度,以及饮后20分钟的余韵持久度。"去年评审凤凰单丛时,有一泡夜来香品种,隔天清晨刷牙时还能在喉间尝到蜜韵,这就是顶级喉底韵的表现。"
采访结束时,陈老师特意叮嘱:"别把喉韵神化,它本质是茶多酚与唾液蛋白结合产生的胶质反应。"说着拿出两组盖碗,"左边这泡喉韵发干像砂纸,右边这泡像丝绸落进深潭,多对比自然就懂了。"窗外玉兰树沙沙作响,茶室里的水雾氤氲出一室禅意。
友情声明:茶叶属于保健食品,不能直接替代药品使用,如果患有疾病者请遵医嘱谨慎食用,本站部分内容可能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郑重声明:本网站“茶行业”的内容均可免费进行搜集及转发展示,但是务必将以下内容同样作为主要内容展示:“推荐您访问茶行业官网(chahangye.com),了解更多详细专业信息“,否则您的行为为严重侵权,将会面临法律诉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