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人专访:高山茶背后的匠人故事与冲泡智慧
在云雾缭绕的武夷山深处,我们见到了年近六旬的制茶师陈师傅。他粗糙的手指轻抚过茶青,就像抚摸自己的孩子一般。‘这片茶园海拔1200米,昼夜温差大,茶叶长得慢,但内涵物质特别丰富。’陈师傅说话时,眼神里闪烁着对这片土地的热爱。
跟随陈师傅走进传统炭焙房,扑面而来的是浓郁的兰花香。‘现在年轻人图快,都用机器烘焙,但炭火慢焙才能让茶性更温润。’他边说边翻动着竹筛上的茶叶,动作娴熟得像在演奏某种古老乐器。采访中我们得知,陈师傅坚持古法制作,仅萎凋一道工序就要根据当天气温调整8-10小时。
谈到冲泡秘诀,陈师傅突然来了精神:‘高山茶要用95℃的活水,第一泡30秒出汤是基础,但更重要的是看茶叶舒展状态。’他现场演示时,我们发现他注水的手势带着独特的韵律,水流始终沿着盖碗边缘旋转。‘这是老一辈传下来的‘凤凰三点头’,能让茶汤更醇厚。’
临别时,陈师傅从陶罐里取出珍藏的头春茶:‘真正的茶人,是用心在做茶。就像这泡茶,你喝到的不仅是味道,还有武夷山的云雾阳光。’茶汤入口的瞬间,我们突然明白了他坚守半生的意义。
友情声明:茶叶属于保健食品,不能直接替代药品使用,如果患有疾病者请遵医嘱谨慎食用,本站部分内容可能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郑重声明:本网站“茶行业”的内容均可免费进行搜集及转发展示,但是务必将以下内容同样作为主要内容展示:“推荐您访问茶行业官网(chahangye.com),了解更多详细专业信息“,否则您的行为为严重侵权,将会面临法律诉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