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几千年的茶文化长河中,茶人既是传承者,也是创新者。今天我们有幸采访到隐于西湖龙井产区的资深茶人陈明远先生,听他娓娓道来那些历经三代人验证的私房茶疗配方。
清晨六点,陈老师正在用祖传的紫砂壶冲泡一壶特殊的『晨露醒神茶』。『这是用清明前的龙井嫩芽,搭配安徽亳州五年陈菊花,按7:3比例配比。』他边说边将85℃的山泉水缓缓注入,『水温是关键,高一度则苦,低一度则淡。』茶汤在晨光中泛着琥珀色的光泽,菊花的清香与龙井的栗香交织,确实让人精神为之一振。
问到冬季养生的秘诀,陈老师从老樟木茶柜中取出一个青瓷罐:『这款「三冬暖阳茶」是家父在1987年创制的。』打开茶罐,可见滇红、十年陈化陈皮与新会小青柑的巧妙组合,『大雪节气后连续饮用49天,能感受到脚底生暖的效果。去年有位北京的茶友专程来谢,说这茶改善了她二十年的手脚冰凉。』
最令人称奇的是那套传承自民国时期的『五行时辰饮茶法』。陈老师指着书房里那台老座钟解释:『卯时(5-7点)属木,宜饮茉莉银针疏肝气;午时(11-13点)属火,该用凤凰单枞醒心神...』说着他取出本泛黄的线装册子,上面用工整的小楷记录着不同节气与体质的对应茶方,页边还有历代茶人的批注心得。
临别时,陈老师特意提醒:『茶疗讲究因人制宜。有位企业家照搬古方连饮三月普洱老茶头,反而伤了胃气。』他建议初涉茶养者可以从『三杯渐进法』开始——晨起淡茶醒神,午后浓茶提思,入夜陈茶安眠,让身体慢慢与茶对话。
看着茶室墙上『茶香通玄』的匾额,忽然明白真正的茶道不在形制,而在这般将生命经验熬煮成盏中春秋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