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茶圈里,茶汤的“金圈”一直是老茶客们津津乐道的话题。那圈浮在茶汤边缘的金色光晕,不仅赏心悦目,更被视为好茶的标志之一。今天,我们有幸采访到国家级评茶师王建国,听他揭秘金圈背后的奥秘。
“金圈的形成,本质上是茶黄素与茶红素的比例达到完美平衡时产生的光学现象。”王老师轻啜一口茶汤,指着白瓷杯边缘说道,“就像武夷山桐木关的正山小种,发酵适度时茶黄素含量高,迎着光能看到明显的金圈,这是工艺到位的体现。”
当被问及是否所有茶类都会出现金圈时,王老师笑着摇头:“红茶最典型,尤其是高海拔茶区春茶。去年在云南凤庆考察,海拔1800米以上的古树滇红,金圈像描了金边似的。”他特别提醒,“但有些商家会用高火烘焙伪造金圈,真正的好茶金圈是透亮的,带着琥珀光,假的则发闷发暗。”
关于金圈与品质的关系,王老师拿起两组对比茶样:“左边这杯金圈持续三分钟不散,右边两分钟就散了。持续时间越长,说明茶多酚氧化程度越恰当——这需要师傅三十年以上的做茶经验才能精准把控。”现场茶友纷纷用手机记录这个细节。
采访尾声,王老师分享了个小妙招:“冬天对着阳光看金圈最明显。要是遇到金圈又密又亮还带‘油润感’的,别犹豫,绝对是顶尖货。”他最后强调,“但千万别唯金圈论,香气、滋味、叶底都要综合判断,茶终究是喝的不是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