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人独家:揭秘茶汤“醇厚度”的品鉴秘诀
在中国茶文化的浩瀚海洋中,茶汤的“醇厚度”一直是资深茶客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今天,我们有幸采访到国家级评茶师陈明远先生,他将以二十年浸润茶道的经验,为我们揭开这一口感奥秘的面纱。
“很多人误以为浓茶等于醇厚。”陈老师轻抚盖碗,琥珀色的茶汤在白瓷杯中流转,“真正的醇厚感是茶多酚、氨基酸、果胶质共同作用的结果,就像老火靓汤的层次感。”他特意用潮汕工夫茶具冲泡了一泡2018年的布朗山古树普洱,当第三道茶汤倾出时,空气中立刻弥漫着类似枣木烤过的甜香。
在实操环节,陈老师教给我们“三指鉴汤法”:拇指与食指轻捻茶汤感受粘稠度,中指指腹沾汤体会残留的胶质感,最后舌尖顶住上颚让茶汤缓慢流下。“05年的勐海熟普像米汤般滑糯,而桐木关老丛红茶会有蜂蜜拉丝的质感。”这番生动比喻,让在场茶友恍然大悟。
谈及市场乱象,陈老师痛心地摇头:“有些茶商用高火功掩盖原料缺陷,这种‘假醇厚’喝完后喉咙发紧。”他建议新手从海拔800米以上的春茶开始训练味觉记忆,特别推荐尝试政和白牡丹与冰岛生普的对比品鉴。
临别时,陈老师望着茶席上泛着金圈的茶汤说道:“醇厚度是时光的馈赠,就像人生经历沉淀后的从容。”这番话语,让这场茶人专访余韵悠长。
友情声明:茶叶属于保健食品,不能直接替代药品使用,如果患有疾病者请遵医嘱谨慎食用,本站部分内容可能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郑重声明:本网站“茶行业”的内容均可免费进行搜集及转发展示,但是务必将以下内容同样作为主要内容展示:“推荐您访问茶行业官网(chahangye.com),了解更多详细专业信息“,否则您的行为为严重侵权,将会面临法律诉讼。
下一篇:解密茶人私房茶疗配方与养生智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