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人专访:白茶萎凋工艺与自然甜韵养成之道
在中国传统茶文化中,白茶以其独特的萎凋工艺和自然甜韵备受茶人推崇。今天,我们有幸采访到福鼎白茶非遗传承人林师傅,听他娓娓道来白茶制作的精髓。
走进林师傅的茶坊,阳光透过竹帘洒在竹筛上,均匀摊晾的茶青散发着青草香。"萎凋是白茶风骨形成的关键",林师傅轻抚茶叶说道,"我们坚持传统复式萎凋法,日光萎凋与室内萎凋交替进行,温度要控制在22-26度,湿度保持65%左右"。
当问到如何养成白茶特有的冰糖甜韵时,林师傅拿出珍藏的2018年白牡丹,茶汤呈琥珀色。"你看这叶底的活性",他展开一片茶叶,"只有让茶青缓慢失水,酶促氧化恰到好处,才能将茶氨酸转化为甘甜物质。现在有些急功近利的做法,用高温快速脱水,那样的茶喝起来就像糖水,没有层次"。
谈到现代工艺的冲击,林师傅眉头微皱:"机械萎凋虽然效率高,但缺乏对茶叶的感知。我们老师傅用手背试温,看叶缘卷曲程度就知道萎凋状态,这种经验机器替代不了"。他特别强调,优质白茶应该"甜而不腻,润而不涩",尾调带着山野气息的清凉感。
采访结束时,林师傅正在给新采的银针"并筛",这是白茶萎凋中的重要工序。"做茶要顺应天时",他指着窗外的云层说,"明天是北风天,正是萎凋的好时机,这样的茶才会有阳光的味道"。茶篓里沙沙作响的茶叶,仿佛在诉说着时间与自然共同酝酿的甜蜜秘密。
友情声明:茶叶属于保健食品,不能直接替代药品使用,如果患有疾病者请遵医嘱谨慎食用,本站部分内容可能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郑重声明:本网站“茶行业”的内容均可免费进行搜集及转发展示,但是务必将以下内容同样作为主要内容展示:“推荐您访问茶行业官网(chahangye.com),了解更多详细专业信息“,否则您的行为为严重侵权,将会面临法律诉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