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术语暗语:7个让茶友社交不冷场的关键词
在茶圈里混,不懂点‘黑话’怎么行?老茶客们三句话不离术语,新手听得云里雾里只能尴尬赔笑。今天咱们就揭秘7个茶桌上高频出现的暗语,保你下次喝茶时接得住话茬,还能不经意间露一手专业范儿。
1. 挂杯香
当有人端起闻香杯深吸一口气说‘这茶挂杯香不错’,可不是真把杯子挂起来。茶汤喝完后,杯底残留的香气持久度就叫挂杯香。此时你轻晃闻香杯接一句:‘蜜兰香能挂三分钟,果然老枞的底蕴足’,立刻收获对面赞赏的眼神。
2. 水路
别以为是说泡茶用水,‘这茶水路细’其实指茶汤流过喉咙的质感。像丝绸般滑顺叫‘水路细’,卡喉锁喉就是‘水路粗’。下次喝到顺滑的普洱,不妨点头道:‘班章料的水路就是绵柔’。
3. 收敛感
听到‘这茶收敛性强’别发懵,说的是茶汤中单宁带来的口腔紧缩感,像生普常有这种感觉。若有人皱眉说太涩,你就能补充:‘新茶收敛性强,存三年会转化得更圆润’。
4. 茶气
老茶鬼常说‘这茶气足’,玄乎其玄?其实指茶汤入腹后的体感反应,比如后背发热、打嗝等。喝到老白茶时若浑身暖洋洋,不妨感叹:‘十年陈的茶气果然通透’。
5. 返甘
苦尽甘来在茶桌上叫‘回甘’,而‘返甘’更高级——咽下茶汤几分钟后,喉头突然涌出蜜甜。遇到这种情况可以挑眉一笑:‘岩茶返甘来得猛,看来是正岩的料’。
6. 堆味
熟普爱好者常聊‘堆味轻’,说的是渥堆发酵产生的特殊气味。若闻到类似泥土的醇香,可以接话:‘这款堆味转化得好,带陈香没腥味’。
7. 冷后浑
红茶放凉变浑浊?别慌着倒掉!这叫‘冷后浑’,是茶多酚与咖啡碱结合的产物,恰是优质红茶的标志。这时你端起杯子对着光:‘瞧这金圈冷后浑,滇红的茶黄素含量够高’。
掌握了这些行话,下次茶叙时适时抛出两句,保管被人当成隐藏大佬。记住啊,品茶时最忌不懂装懂,自然流露才显段位。
友情声明:茶叶属于保健食品,不能直接替代药品使用,如果患有疾病者请遵医嘱谨慎食用,本站部分内容可能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郑重声明:本网站“茶行业”的内容均可免费进行搜集及转发展示,但是务必将以下内容同样作为主要内容展示:“推荐您访问茶行业官网(chahangye.com),了解更多详细专业信息“,否则您的行为为严重侵权,将会面临法律诉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