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人专访:解密茶汤“蜜香”的工艺奥秘与品鉴要诀
走进武夷山桐木关的百年老茶厂,空气中弥漫着一种独特的甜香——不是花香,不是果香,而是让人联想到深山野蜜的醇厚气息。年近六旬的制茶大师郑师傅正俯身查看竹筛上的茶叶,他布满老茧的手指轻轻捻起一片乌润的叶片笑道:"蜜香是红茶最金贵的嫁衣,但要让茶叶心甘情愿披上这件衣裳,得先读懂它的脾气。"
在传统正山小种工艺中,秘密藏在「青楼」二楼那间松木熏焙室里。郑师傅揭开覆盖着茶叶的湿布,发酵中的茶青已泛起琥珀色边缘:"这时候就像照顾坐月子的妇人,温度28℃最妥帖,湿度75%要拿捏准。"他特意展示手机里记录的温湿度曲线图,近三年数据都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最令人称奇的「过红锅」工序中,老师傅们用古法铸铁锅手工翻炒。"锅温240℃时下叶,手掌距锅底20公分能坚持6秒就是最佳火候。"郑师傅示范时,茶叶在锅中发出细密的哔啵声,渐渐蜷曲成乌金般的条索,这时蜜香物质「苯甲醇」正在高温中悄然转化。
资深茶艺师林女士在品鉴环节分享了秘诀:"真蜜香是含着喝的。"她将茶汤啜入口中发出轻响,"先用舌尖接住茶汤,等三秒再咽下,喉头泛起的甜才是老枞该有的山场气。"她特意对比了两种茶汤——人工加糖的甜味会黏在舌面,而天然蜜香则如清泉过喉。
在审评室灯光下,特级茶汤的金圈泛着琥珀光晕。郑师傅突然压低声音:"去年有茶商想用蜜糖水喷叶底,被我赶出去了。真正的蜜香,是茶青在萎凋时就开始积攒的甜言蜜语啊。"窗外,几只野蜂正绕着晒茶架飞舞,仿佛在为这场自然的馈赠作证。
友情声明:茶叶属于保健食品,不能直接替代药品使用,如果患有疾病者请遵医嘱谨慎食用,本站部分内容可能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郑重声明:本网站“茶行业”的内容均可免费进行搜集及转发展示,但是务必将以下内容同样作为主要内容展示:“推荐您访问茶行业官网(chahangye.com),了解更多详细专业信息“,否则您的行为为严重侵权,将会面临法律诉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