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乡秘境里的非遗茶器制作与品鉴体验

2025-04-24分类:茶乡风情 阅读:1035

在云雾缭绕的武夷山深处,藏着一位年过六旬的制陶匠人老李。他的工作室就搭在自家茶园旁,土坯墙上爬满青藤,柴窑里飘出的松木香与茶香交织,仿佛在诉说这片土地的故事。

清晨五点,老李就踩着露水去取泥。这种当地特有的紫金土,要经过三天三夜的沉淀才能使用。他挽起袖子揉泥的动作,和四十年前父亲教他时一模一样。'泥巴就像茶叶,急不得的。'老人说着,将陶坯放在转盘上,布满老茧的双手在晨光中划出优美的弧线。

最神奇的是他独创的'茶釉'技法。用隔年岩茶的茶汤调配釉料,烧制时窑温每升高50度就撒一把茶粉,成品会浮现独特的冰裂纹。'这是茶魂住进器物里了。'老李抚摸着茶盏上琥珀色的纹路,眼睛眯成两道月牙。

我们在茶亭里用新烧的茶器品鉴正山小种,器壁接触到热水瞬间,竟隐隐透出松烟香。老李的女儿阿秀端来自制的茶点,金黄的桂花糕盛在荷叶纹的茶托上,'器为茶之父嘛',她笑着说。暮色中,柴窑的火光映红了半边山,像极了茶汤在盏中荡漾的色泽。

临别时,老人执意送我一只瑕疵品,'有气泡的杯子养三年,会唱歌的'。果然,回京后用它泡茶,每次注水都听到细微的嗡鸣,恍若茶山间的清风絮语。

友情声明:茶叶属于保健食品,不能直接替代药品使用,如果患有疾病者请遵医嘱谨慎食用,本站部分内容可能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上一篇:茶乡秘境里的非遗茶器制作与品鉴体验

下一篇:茶乡秘境里的非遗茶染工艺与匠心体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