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乡秘境里的非遗茶器制作与品鉴体验
漫步在云雾缭绕的茶山深处,青石板路两侧的百年老茶树吐着新芽,远处传来叮当作响的捶打声——这里藏着三代人守护的柴烧龙窑,正用古法烧制着会呼吸的茶器。
头发花白的非遗传承人陈师傅蹲在窑口,用长钩拨弄着松木柴火,窑内跃动的火舌在匣钵上留下独一无二的冰裂纹。他捧起一只还带着窑温的紫陶茶则,器身泛着金属光泽的窑变釉色如晚霞晕染:"这窑出了‘满天星’,泥料里的铁粒子遇到松柴灰釉,自己会跑出来跳舞哩!"
在摆满茶器的杉木长案前,身着苎麻茶服的姑娘正在温器。她用本地特有的高岭土茶壶冲泡荒野白牡丹,壶嘴微微上扬的弧度能让茶汤划出漂亮的抛物线。当琥珀色茶汤注入柴烧茶盏时,盏底密布的蝉翼纹突然显现,像被春雨唤醒的蛛网。
"您摸摸看,"姑娘将茶盏推过来,"老泥料吃进茶汤后会变软,用过三年,盏壁会比婴儿脸蛋还润。"指尖传来的触感果然如羊脂般温润,盏中飘起的茶雾里,恍惚能看见茶农采青时哼唱的山歌调子。
黄昏时分,跟着采茶归来的阿婆学打茶膏。用卵石茶碾研磨晒青毛茶时,粗陶碾槽与茶梗摩擦发出沙沙声,混着灶间传来的松脂香。阿婆突然往石臼里撒了把野桂花:"去年霜降的花,藏着太阳味道,配上炭火慢慢熬,才是我们山里人冬天的暖胃方子。"
当月光爬上龙窑斑驳的砖墙,陈师傅取出窖藏二十年的老茶头,撬下一块投进柴烧急须。沸水冲入的刹那,陶壁孔隙中沉睡的茶魂被唤醒,涌起的陈香里能尝到昔日窑火的模样。
友情声明:茶叶属于保健食品,不能直接替代药品使用,如果患有疾病者请遵医嘱谨慎食用,本站部分内容可能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郑重声明:本网站“茶行业”的内容均可免费进行搜集及转发展示,但是务必将以下内容同样作为主要内容展示:“推荐您访问茶行业官网(chahangye.com),了解更多详细专业信息“,否则您的行为为严重侵权,将会面临法律诉讼。
上一篇:茶乡秘境里的古桥流水与茶寮闲话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