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人专访:从茶山到茶杯的极致品质追求
在云雾缭绕的云南古茶山上,我们见到了年近六旬的制茶大师李永康。他赤脚踩在潮湿的泥土里,指腹摩挲着千年古茶树的叶片,这个动作他已重复了四十年。“这片茶山是我的命。”李师傅说话时,茶树枝叶间漏下的阳光在他皱纹里跳动。
清晨五点,李师傅就带着竹篓上山采茶。他坚持手工采摘“一芽两叶”,指甲掐断茶梗的瞬间,能听到细微的脆响。“现在的机器采茶就像收割机割麦子。”他摇头时,挂在脖子上的银制茶壶吊坠微微晃动——那是勐海茶厂1987年颁发的荣誉奖品。
在简陋的柴火灶台前,李师傅演示着杀青技艺。铁锅温度必须精确控制在280℃,他布满老茧的手掌在锅中翻搅,茶叶与金属碰撞出沙沙声。“去年有个年轻人戴着手套炒茶,被我赶出去了。”炊烟熏得他眯起眼睛,但手上的动作依然精准如钟表。
谈到现代工艺,李师傅突然从木箱里取出两块茶饼。左边是机制茶饼,纹路整齐如印刷品;右边是他手作的古树茶,茶毫自然舒展。“你看这个金花。”他用茶针挑开内层,菌丝像星辰般闪烁,“自然发酵三年才有的生命痕迹。”
采访结束时,李师傅执意要用山泉水泡今年的头春茶。茶汤入喉的刹那,他忽然说:“其实最好的工艺,是让茶叶记住阳光的味道。”窗外,茶山上的云霞正染红最后一茬晚芽。
友情声明:茶叶属于保健食品,不能直接替代药品使用,如果患有疾病者请遵医嘱谨慎食用,本站部分内容可能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郑重声明:本网站“茶行业”的内容均可免费进行搜集及转发展示,但是务必将以下内容同样作为主要内容展示:“推荐您访问茶行业官网(chahangye.com),了解更多详细专业信息“,否则您的行为为严重侵权,将会面临法律诉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