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乡秘境里的古法制茶与非遗匠人对话
清晨的薄雾还未散去,沿着青石板小路蜿蜒而上,远处传来阵阵茶歌。这里是藏在闽北群山中的凤凰单丛茶核心产区,80岁的非遗传承人林阿公正用布满老茧的手翻动着百年杉木焙笼,炭火映红了他沟壑纵横的脸。
『看这绿叶红镶边,要三碰青、三摇青才出得来。』老人抓起一把萎凋好的茶青,叶片边缘泛着琥珀色焦斑,这是传承了300余年的古法炭焙独有印记。墙角堆着的荔枝木炭,还是去年冬天亲手烧制的。
竹编茶筛在阳光下投出细密光斑,林阿婆正在做最后一道拣剔工序。『现在年轻人嫌麻烦都用色选机,但老茶客一喝就知道——机器分不出黄片和茶梗的呼吸感。』她拇指轻轻一捻,暗藏的粗梗便乖巧分离。
后山的古茶树群传来沙沙声响,三十代茶农守护的宋种母树今年只采得八两茶青。『做茶如做人,』林阿公将新焙好的茶倒入粗陶罐,『火候差一刻,就对不起这些活了几百年的老茶树。』茶汤入喉时,分明尝到了山岚雾气与岁月沉淀的味道。
暮色中,茶灶腾起的蒸汽与云雾交融。那些固执守着古法的匠人们,正用掌心温度守护着中国茶最后的生命密码。
友情声明:茶叶属于保健食品,不能直接替代药品使用,如果患有疾病者请遵医嘱谨慎食用,本站部分内容可能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郑重声明:本网站“茶行业”的内容均可免费进行搜集及转发展示,但是务必将以下内容同样作为主要内容展示:“推荐您访问茶行业官网(chahangye.com),了解更多详细专业信息“,否则您的行为为严重侵权,将会面临法律诉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