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人专访:解密茶汤“岩韵”的感知训练与品鉴要诀

2025-04-10分类:茶人专访 阅读:998

初春的武夷山,晨雾还未散尽,茶人张师傅已带着竹篓走向慧苑坑的百年老丛。他轻抚过斑驳的岩壁笑道:"岩韵不是玄学,是这片丹霞地貌给茶树的胎记。"

去年深秋,我跟随张师傅参与了一场特殊的岩茶品鉴会。二十位茶友蒙眼品尝三款水仙,有人将800元的茶猜作万元级,张师傅却用指尖蘸了茶汤在檀木案上画出一道水痕:"你们看,真正岩骨的花香会像这样——"他突然拍案,水珠惊起时竟带出清冽的矿物香,"这是风化岩渗出的钾钠离子在跳舞!"

要练就识得岩韵的本事,张师傅的土法子让人意外:"每天含一小块武夷红砂岩,等舌头能尝出甜味了,再去喝慧苑坑的肉桂。"他打开手机给我看段视频——茶农用钢钎凿开岩缝,根系缠绕着赭红色石砾,"茶树用三十年学会喝岩浆,我们总该花三个月学品岩韵吧?"

最妙的训练发生在去年谷雨。那日暴雨刚停,张师傅拎着竹篮带我们捡拾跌落的茶青。他忽然将沾了泥水的叶片塞进我嘴里:"别吐!烂叶子的腐殖质混着石英砂,这才是最野性的山场气息。"当晚焙茶时,他指着不同火功的茶样说:"轻火像新鲜笋衣划过舌头,足火是烤松子撞上喉咙,但岩韵始终是地底涌动的暖流。"

上个月再见张师傅,他正在调试一套奇特的器具:玻璃漏斗里铺着不同粒径的岩屑。"试试这个,"他递来杯茶汤,"流过粗粒砂岩的像桂皮辛香,细粒粉砂的却是兰底——现在明白为什么三坑两涧的茶永远学不来了吧?"窗外,正午阳光把茶寮墙上的《武夷茶歌》照得发亮:"香含玉女峰头露……"

友情声明:茶叶属于保健食品,不能直接替代药品使用,如果患有疾病者请遵医嘱谨慎食用,本站部分内容可能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上一篇:茶人专访:解密茶汤“喉韵”体验的品鉴技巧与形成原理

下一篇:茶人专访:解密茶席香道搭配与嗅觉品鉴奥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