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乡秘境里的非遗茶器制作与品鉴体验
漫步在云雾缭绕的茶乡秘境,远处传来清脆的陶土敲击声,循声而去,一座青瓦老屋前,年过六旬的制陶师傅正用布满老茧的双手揉捏着紫砂泥胚。这里藏着传承百年的非遗茶器制作技艺,每一道工序都浸透着时光的温度。
老师傅取出一块陈腐三年的底槽清紫砂泥,在转盘上轻轻拍打成筒。"泥料要像揉面般醒透",他边说边用木搭子将泥片捶打得厚薄均匀,壶身渐渐显出流畅的弧度。最令人屏息的是刻花环节,只见竹刀在未干的壶坯上行走如飞,转眼间一幅《松风煮茗图》便跃然壶上,连松针的疏密都透着呼吸感。
当窑火燃起,老师傅会按古法在龙窑里铺上松木柴,"火候要像伺候老茶客,急不得"。开窑那日,原本朴素的泥坯竟蜕变成泛着幽光的朱砂色,轻叩壶盖有金石之韵。这样的茶器,注水时会有独特的共鸣声,当地茶农称之为"会唱歌的壶"。
在茶亭体验时,用新制的紫砂壶冲泡明前龙井。壶嘴倾泻出的茶汤格外醇厚,壶壁的气孔如同会呼吸,让茶香层层释放。有位来自杭州的茶客连饮三杯后惊叹:"这壶竟把狮峰山的山韵都泡出来了!"老师傅闻言轻笑:"好茶器是活的,它记得每一片茶叶的故事。"
暮色中,作坊里的水缸映着晚霞,那些等待阴干的半成品茶器静静伫立,仿佛在诉说这片土地千年不绝的茶事。临别时,老师傅送客到石板桥头,桥下的溪水正带着茶香流向远方。
友情声明:茶叶属于保健食品,不能直接替代药品使用,如果患有疾病者请遵医嘱谨慎食用,本站部分内容可能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郑重声明:本网站“茶行业”的内容均可免费进行搜集及转发展示,但是务必将以下内容同样作为主要内容展示:“推荐您访问茶行业官网(chahangye.com),了解更多详细专业信息“,否则您的行为为严重侵权,将会面临法律诉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