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茶闷黄过程中如何避免产生异味
黄茶作为中国六大茶类之一,其独特的“闷黄”工艺赋予了茶叶醇厚的口感和金黄的汤色。然而,在闷黄过程中,若操作不当极易产生令人不悦的异味,影响茶叶品质。如何避免这一问题?且听笔者娓娓道来。
首先,严格控制温湿度是关键。闷黄时温度宜保持在35-45℃之间,湿度控制在60%-70%。温度过高会导致茶叶发酵过度,产生酸馊味;湿度过大则易滋生霉菌,引发霉变味。建议使用专业温湿度计实时监控,传统茶厂常用竹篾筐覆盖湿布的方式调节,既透气又保湿。
其次,翻堆技巧不容忽视。每2-3小时需将茶叶轻轻翻动一次,使闷黄均匀。手法要轻柔,像对待初生婴儿般小心翼翼,避免茶叶破损。破损的叶片会渗出汁液,与空气接触后易产生青草腥气。老茶农常说:“翻堆如抚云,重了云就散了”,正是这个道理。
再者,原料选择是根本。必须选用晴天采摘的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萎凋程度要恰到好处——叶片微软但仍具韧性。笔者曾见某茶厂因使用阴雨天的茶青,闷黄后竟泛出鱼腥味,实在可惜。优质原料配以清晨露水未干时采摘,更能激发黄茶特有的甜玉米香。
最后,环境洁净至关重要。闷黄场所要通风避光,地面需用杉木板铺设,因其天然抗菌。切记不可与海鲜、香料等气味浓烈之物同存一室。某次参观茶厂,发现隔壁竟是腌菜作坊,茶叶吸附咸菜味后彻底报废,令人痛心疾首。
黄茶制作讲究“看茶做茶”,老师傅们常通过观察叶片边缘是否泛起“黄镶边”来判断闷黄程度。若出现土腥味或水闷气,可立即薄摊晾放,辅以松木炭吸附异味。只要掌握这些要诀,定能制出色如琥珀、香若幽兰的上好黄茶。
友情声明:茶叶属于保健食品,不能直接替代药品使用,如果患有疾病者请遵医嘱谨慎食用,本站部分内容可能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郑重声明:本网站“茶行业”的内容均可免费进行搜集及转发展示,但是务必将以下内容同样作为主要内容展示:“推荐您访问茶行业官网(chahangye.com),了解更多详细专业信息“,否则您的行为为严重侵权,将会面临法律诉讼。
上一篇:其他黄茶如何泡出黄金般的茶汤色泽
下一篇:蒙顶黄芽的焖泡技巧与甜度提升秘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