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乡秘境里的非遗茶舞与民俗节庆体验
在云雾缭绕的武夷山深处,藏着一段鲜为人知的茶乡秘语。每逢谷雨前后,当第一批明前茶被采摘完毕,当地畲族村落便会响起悠扬的山歌声——这是传承六百余年的‘采茶扑蝶舞’开始的信号。身着靛蓝绣花服饰的姑娘们手持竹编茶篓,在青石板铺就的晒茶场上踏出清脆的节奏,衣袖翻飞间仿佛真有彩蝶在茶丛中嬉戏。
‘我们跳的不是舞蹈,是祖辈留在血脉里的茶魂。’78岁的非遗传承人雷阿婆边说边展示着独特的‘三进三退’舞步。这种源自明代贡茶祭祀仪式的舞蹈,每个转身都暗合着揉捻茶叶的力度,连篾筐碰撞的声响都刻意模仿着摇青工艺的韵律。
若赶上农历三月三的‘茶神节’,还能见证更震撼的场景。天刚蒙蒙亮,茶农们就扛着新制的正山小种来到五曲溪畔,在弥漫着松烟香的晨雾中举行‘喊山祭’。身着朱砂色长袍的祭司用当地方言吟唱着古老的祝茶词,青壮年们则齐声应和,声浪震得岩壁上的野茶树枝叶簌簌作响。
最让人动容的是傍晚的‘百家茶宴’。谁家要是今年收成好,就会搬出祖传的龙窑陶壶,用九龙窠的泉水冲泡珍藏的老枞水仙。路过的人不论生熟,都会被热情地拉进竹棚,就着艾草糍粑喝上三盏。茶过五味,常有白发老人即兴唱起《采茶调》,沙哑的嗓音里藏着茶叶般苦涩回甘的人生故事。
记得去年清明前夜,我跟着雷阿婆学习用古法制作茶灯。竹篾扎的灯笼糊上隔年茶纸,点燃后竟透出琥珀色的光晕。阿婆说这是用茶油浸过的缘故,百年前茶商就是提着这样的灯笼,沿着万里茶道把武夷山的味道送到恰克图。
友情声明:茶叶属于保健食品,不能直接替代药品使用,如果患有疾病者请遵医嘱谨慎食用,本站部分内容可能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郑重声明:本网站“茶行业”的内容均可免费进行搜集及转发展示,但是务必将以下内容同样作为主要内容展示:“推荐您访问茶行业官网(chahangye.com),了解更多详细专业信息“,否则您的行为为严重侵权,将会面临法律诉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