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漳平水仙茶乡的古厝茶香与藤编工艺

2025-04-04分类:茶乡风情 阅读:1053

暮春时节,我踏上了闽西漳平永福镇的青石板路。潮湿的空气里浮动着若有若无的兰花香,转过爬满青藤的夯土墙,七十岁的陈阿婆正用苍老的手指捻开茶青,身后斑驳的祖屋门楣上,「植桂堂」三个褪金大字在斜阳里忽明忽暗。

「做水仙茶就像养闺女。」老人从灶台取下今年头采的茶胚,陶罐里窨着的柚花还带着晨露。她展示着祖传的「倒青」手法——将茶青摊在竹筛上顺时针轻旋,这个让茶叶均匀走水的动作,在永福代代相传了八百年。窗棂外,整面土墙都钉着老茶篓,篾条早已沁成深褐色,却仍透着九湖毛竹特有的清冽。

在古厝天井里,藤编匠人林师傅正在修补茶焙。他手指翻飞间,野生青藤在红泥火炉上方交织成透气的网格。「以前茶农要背着这种焙笼走三十里山路,」他扯了扯发亮的藤条,「现在年轻人嫌土气,却不知藤香能渗进茶骨子里。」石臼旁堆着新采的络石藤,蒸煮后泛着琥珀色的光。

当暮色漫过马头墙,陈阿婆端出用井水冰镇的茶汤。琥珀色的茶汤在粗陶碗里荡漾,碗底沉着几片墨绿老叶。「这是1986年压箱底的茶梗,」她摩挲着碗沿的藤编杯垫,「老茶配老手艺,才是我们水仙茶乡的魂魄。」夜风掠过茶垄,带来远处揉茶机与手工炒青交织的声响,就像一首古老的歌谣。

友情声明:茶叶属于保健食品,不能直接替代药品使用,如果患有疾病者请遵医嘱谨慎食用,本站部分内容可能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上一篇:探访台湾阿里山茶乡的樱花铁道与乌龙茶韵

下一篇:探访白族三道茶乡的婚俗茶礼与苍山秘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