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乡秘境里的非遗茶器制作与品鉴体验

2025-04-30分类:茶乡风情 阅读:1796

在云雾缭绕的茶山深处,藏着这样一处秘境——这里不仅有沁人心脾的茶香,更传承着千年不熄的窑火。清晨五点,当第一缕阳光穿透云海,73岁的李师傅已经用松木点燃了龙窑的炉膛,窑口跳跃的火光映红了他布满皱纹的脸庞。

‘泥胚要经36道揉打,釉色得用五色土调配,烧一窑茶器要守三天三夜哩!’老人用布满老茧的双手捧起一只未上釉的茶盏,盏底还留着指纹状的螺旋纹。这种源自宋代的‘建盏’制作技艺,如今已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跟随李师傅走进他的作坊,空气中飘散着混合了陶土与茶末的独特气息,墙角堆放着采自后山的紫金土,在晨光中泛着金属般的光泽。

最令人惊叹的是‘曜变’烧制过程。当窑温升至1300度时,师傅们会突然投入松枝,骤变的氧化环境让釉面瞬间结晶,形成星空般的绚烂斑纹。‘十窑难成一盏’说的就是这等绝品。我们亲眼见证开窑时刻——当窑门开启的刹那,一件茶碗釉面竟泛出七彩毫光,宛如捧着一泓凝固的虹霞。

午后在百年老茶馆,非遗传承人张老师用新出窑的茶器为我们演示宋代点茶法。只见她先用茶筅快速击打建盏中的抹茶,乳白的沫饽渐渐泛起‘雪浪’,再用银匙在茶汤上勾画出写意的山水。‘器为茶之父,水为茶之母’,她轻抚盏沿解释道,‘这种含铁量高的盏,能让茶汤更显醇厚’。

暮色中的茶山升起袅袅炊烟,我们捧着温热的茶盏,看茶农们背着竹篓沿青石板路归来。茶器里沉淀的不仅是茶汤,更是一方水土的千年灵韵。临别时李师傅送我们每人一片窑变的盏坯残片,阳光下,那抹天青色的冰裂纹里,仿佛还跳动着未熄的窑火。

友情声明:茶叶属于保健食品,不能直接替代药品使用,如果患有疾病者请遵医嘱谨慎食用,本站部分内容可能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上一篇:茶乡秘境里的非遗茶器制作与品鉴体验

下一篇:茶乡秘境里的古法制茶与节气茶俗探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