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乡非遗传承人的制茶秘技与生活哲学

2025-05-02分类:茶乡风情 阅读:1123

在云雾缭绕的武夷山深处,年过六旬的非遗传承人林师傅正用布满老茧的双手轻捻茶青。他身后斑驳的土墙上挂着祖传的竹制茶筛,灶台上铁锅泛着温润的光泽,空气中弥漫着岩骨花香的独特气息。

『做茶如做人,火候差一分,味道就变了』林师傅边说边将萎凋后的茶叶倒入200℃的铸铁锅,手掌在茶叶上方三寸处悬停,全凭皮肤对热浪的感知调控温度。这种『悬手辨温』的绝活,是三十年岁月沉淀的结晶。

当晨曦穿透云海时,林师傅会带着学徒在茶树下打太极。『你看这茶树,受过霜打的反而更甜』他轻抚着叶片上的虫眼,『做茶要懂「留白」,就像这揉捻工序,劲使大了茶汁就苦,留三分余地才有回甘』。

最令人称奇的是他家传的『九转焙火法』:用松木、荔枝木、龙眼木交替烘焙,期间要像照顾婴儿般定时翻动。『去年市里来的专家说我这法子不科学』老人笑着摇头,『可他们喝过茶后,都说吃出了「岩韵」的骨头』。

夜幕降临时,林师傅总爱用粗陶碗泡茶给乡亲们喝。月光下的茶汤金红透亮,他常说:『好茶要经得起三泡——头泡醒魂,二泡见性,三泡才是本真』。这或许正是茶乡人代代相传的生活智慧。

友情声明:茶叶属于保健食品,不能直接替代药品使用,如果患有疾病者请遵医嘱谨慎食用,本站部分内容可能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上一篇:茶乡秘境野餐攻略:茶园旁的春日茶席布置

下一篇:茶乡非遗技艺传承人与他们的制茶故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