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霍山黄芽茶乡的竹海古道与手工炒茶技艺
清晨的薄雾尚未散去,我踩着露水浸润的青石板,走进了大别山腹地的霍山县。这里的山峦起伏,竹林如海,正是闻名遐迩的霍山黄芽茶乡。茶农老汪早早就在村口的古樟树下等着,他粗糙的手掌里还沾着昨夜炒茶时留下的茶香。
跟着老汪穿过竹海间的古道,斑驳的石阶上布满苔痕,仿佛每一块石头都在诉说着茶马古道的往事。‘咱们这儿的黄芽茶,从明朝就开始进贡了。’老汪弯腰拨开一丛嫩竹,突然眼前一亮——几株顶着金黄色芽头的茶树正迎着晨光摇曳,叶片上的白毫在逆光中像撒了层碎金。
在百年老作坊里,我见到了传说中的‘三炒三烘’绝技。72岁的非遗传承人程奶奶正在200℃的铁锅里徒手翻炒茶叶,布满老茧的双手在滚烫的锅中翻飞如蝶。‘要听茶叶的叫声’,她突然把一捧青叶按在锅底,顿时响起噼啪的爆鸣,‘这是茶在唱歌哩’。茶香随着水汽升腾,在阳光斜照的作坊里凝成淡金色的雾霭。
午后跟着采茶女进山,她们腰间竹篓里铺着新鲜桐树叶防潮。‘单芽的要趁露水采,一芽一叶的要等太阳晒软了梗。’阿香姐说着突然噤声,手指在茶树间灵巧地一捻,嫩芽落入竹篓的簌簌声,惊飞了藏在茶丛里的红嘴相思鸟。
暮色中看着茶农们用松木炭火做最后一道提香工序,火光映着墙上‘光绪廿年’的墨迹。老汪捧出新炒的明前茶,玻璃杯里竖立的茶芽缓缓舒展,茶汤渐渐染上杏黄色,喝下去喉间涌起兰花香,舌底竟泛起丝丝甘甜。‘这才是活着的老味道。’他笑着,皱纹里都沁着茶香。
友情声明:茶叶属于保健食品,不能直接替代药品使用,如果患有疾病者请遵医嘱谨慎食用,本站部分内容可能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郑重声明:本网站“茶行业”的内容均可免费进行搜集及转发展示,但是务必将以下内容同样作为主要内容展示:“推荐您访问茶行业官网(chahangye.com),了解更多详细专业信息“,否则您的行为为严重侵权,将会面临法律诉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