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乡秘境里的非遗茶艺与匠人故事

2025-04-10分类:茶乡风情 阅读:1418

在云雾缭绕的武夷山深处,藏着一条鲜为人知的茶马古道,青石板缝里还渗着去年秋茶的香气。75岁的非遗传承人陈阿婆蹲坐在老枞水仙旁,布满老茧的手指轻轻捻开茶芽,"这手艺啊,比我嫁过来时婆婆教的还要老三代"。她身后斑驳的土墙上,挂着民国时期的炭焙茶笼,竹篾间还夹着几片风干的茶花。

清晨五点的露水未干时,村里最年轻的制茶师小林已经背着竹篓穿梭在海拔800米的野放茶园。他坚持用祖传的"三摇三晾"手法做青,"现在机器36分钟就能完成的工序,我们要跟天气抢12个小时"。在他家祖屋的梁上,悬着光绪年间留下的茶匾,隐约可见"岩骨花香"四个褪金的字。

顺着潺潺溪水往下游走,会遇见正在用千年龙井十八炒技艺的王师傅。铁锅温度始终控制在180度,"全靠手掌试温"。他炒茶时哼的采茶调,竟是宋代《大观茶论》里记载的工人口令。最动人的是茶农们傍晚围坐焙茶的火塘,那些被炭火映红的皱纹里,藏着北苑贡茶三十六道工序的密码。

当城市的茶客们品着琥珀色的茶汤时,可能想不到杯中有多少即将消失的指尖绝活。就像那株350岁的母树大红袍,新发的嫩芽依然带着明末的风味,而会给它做"还阳焙"的老匠人,全县只剩最后三位了。

友情声明:茶叶属于保健食品,不能直接替代药品使用,如果患有疾病者请遵医嘱谨慎食用,本站部分内容可能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上一篇:茶乡秘境里的星空露营与篝火茶会

下一篇:茶乡秘境夜话:聆听老茶人讲述的传奇故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