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过蜿蜒的山路,空气中飘来阵阵茶香,这里是隐藏在闽北武夷山深处的茶乡秘境。青石板路两侧,百年老茶树枝干虬结,阳光透过叶片洒下斑驳光影,仿佛走进了《茶经》里描绘的桃源。
当地茶农陈师傅的祖屋依山而建,推开雕花木门,天井里一方老茶席正氤氲着热气。『这是用文革时期存下的老泥壶』,他轻抚着壶身斑驳的包浆,『水要取三叠泉的活水,炭必须用荔枝木,火候到了茶才会开口说话』。茶汤入盏时琥珀色的涟漪里,能看见岩壁上风化剥离的矿物质。
暮色四合时,古琴家林老师抱着唐代断纹琴现身。『《流水》的泛音要像茶叶沉浮』,她指尖划过冰弦,琴音与远处制茶作坊的炭火噼啪声遥相呼应。茶席上有人轻轻打着拍子,陈师傅忽然起身,从樟木箱里捧出1982年的正山小种,琥珀色的茶汤在琴声中舒展,竟泛着淡淡的松烟香。
最妙的是雨夜。檐角铁马叮当,我们围坐在百年水仙茶树旁,陈师傅取出祖传的银毫建盏。『看这茶沫』,他忽然压低声音,『像不像《听琴图》里宋徽宗袍角的云纹?』此时古琴正奏到《梅花三弄》的泛音段落,茶香混着雨雾在唇齿间流转,恍然明白何为『琴茶一味』。
这样的私房茶席每月只设三场,需提前半年预定。上次来的日本茶道家跪坐着连饮七盏,最后对着那株三百岁的白鸡冠茶树深深俯首——这大概就是茶乡最动人的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