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乡秘境里的竹编茶器与手工艺人寻访
清晨的阳光穿过薄雾,洒在福建武夷山深处的茶乡里。这里不仅是世界红茶的发源地,更藏着一群坚守传统竹编技艺的手工艺人。
沿着青石板路向村尾走去,空气中飘着淡淡的竹香。67岁的陈老伯正坐在自家院子里,手指翻飞间,一根根青竹在他手中化为精巧的茶器。『这竹筛要选五年生的毛竹』,老人说着用布满老茧的手掌抚过竹条,『每寸要劈成三十六根竹丝,老祖宗传下的规矩』。阳光透过竹筛落在老人肩上,斑驳的光影里仿佛能看到六百年前武夷茶农筛茶的光景。
在村口的百年老茶馆,老板娘阿英正在用祖传的竹茶则量取正山小种。『现在年轻人喜欢用电子秤』,她笑着将茶末轻轻抖入紫砂壶,『可老茶客都知道,竹器量的茶,泡出来格外甜』。墙角的竹茶仓里,陈年的岩茶正静静呼吸着竹子的气息。
最令人惊叹的是藏在茶山背后的竹编世家。第五代传人小林师傅正在制作申请非遗的『活竹茶笼』——将茶器半成品埋入竹林,让新生的竹枝自然生长成提梁。『再过三个月就能收割了』,他指着地上标记的竹鞭说,『这些茶笼会呼吸,存的茶叶永远带着山野气』。
暮色渐浓时,茶农老李用竹茶炊煮起了野茶。劈啪作响的竹片燃起橘色火焰,映照着墙上悬挂的各式竹茶器。『机器做的器物太冷』,他递来一盏竹筒茶,『我们这的茶啊,就得配上会说话的竹器』。茶汤入喉的刹那,仿佛听见了竹海与茶山的千年絮语。
友情声明:茶叶属于保健食品,不能直接替代药品使用,如果患有疾病者请遵医嘱谨慎食用,本站部分内容可能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郑重声明:本网站“茶行业”的内容均可免费进行搜集及转发展示,但是务必将以下内容同样作为主要内容展示:“推荐您访问茶行业官网(chahangye.com),了解更多详细专业信息“,否则您的行为为严重侵权,将会面临法律诉讼。
相关推荐